財務損益表不是只有讓會計處理就好,老闆也要了解其中項目與涵義,才能判斷公司是否具有競爭力與獲利狀態。先從學會區分營業成本與費用,從中找出提高毛利率的亮點,讓你成為會賺錢的老闆。
如何確認一家公司有沒有真正獲利?可以從財務損益表的關鍵字「成本、費用、利潤」看出端倪,搞懂這些名詞即能評估公司的財務狀況。完整的損益表會記錄公司的各樣的收入與支出,會計師在製表時,會將每一筆金額劃分為不同的分類與項目,主要為營業收入與營業支出,2大分類中又細分成各種項目,最終套用公式(總收入-總支出)計算出該利潤。若一家公司利潤為正,代表公司正在賺錢,相反淨收入為負,則代表公司面臨營業危機。
損益表三大項目「成本、費用、利潤」中,普遍容易被混淆誤用的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,怎麼區分呢?
成本與費用的意思
- 營業成本(Operating Cost)
即為產品銷售過程或提供服務時會「直接」產生的支出。營業成本與營業額一般為正相關,若沒有銷售則不會產生任何成本。 - 營業費用(Operating Expenses)
即為銷售過程中間接產生的成本,也可以定義為創造營收時發生的消耗性支出。
接下來,我們要進一步細看成本,將會更清楚。
成本包含哪些
營業成本泛指銷售產品與服務時的直接成本,即一項產品「從製作到銷售」完成的過程中必須花費的錢。以網購麵包店為例子,營業成本可能會包含以下項目:
- 原物料
生產時所需的物料,例如麵粉、糖、雞蛋、奶油與香料等等。 - 設備費用
烤箱、攪拌器與麵包模具等等為生產麵包必要的硬體設備。 - 倉儲與運費成本
生產麵包後需冷凍或冷藏保存並寄送至客人,產生的倉儲與運費皆是銷售時直接產生的相關成本。 - 保險費用
台灣的食品在網路上架皆需提供產品責任險,沒有提供保險則不能販售,所以也列入成本。 - 直接參與商品製造流程的員工薪資
由於麵包師傅為直接參與製作,若沒有師傅則無法順利生產,所以認列為營業成本。
賣出越多產品不代表營利越高,請務必留意商品的成本、謹慎檢視控管。若成本計算失準會影響財務狀況,連帶影響公司經營的決策方向,不可不慎。
那麼,營業費用又是哪些項目呢?
費用包含哪些
營業費用為管理與銷售過程必須產生的、持續性的間接成本,公司運行中的其他消耗性支出如各式維修費用、硬體設備保養,想有效控制營業費用,需觀察出該公司的營運控管細節。
營業費用主要分為管理費用、行銷費用、研發費用三大類。
- 管理費用
人事支出,例如管理階層和員工薪資福利。 - 行銷費用
廣告費用、展覽費用或通路鋪貨。若公司營業費用主要在行銷上,則需要隨時留意投資報酬率,否則會嚴重影響利潤結構。 - 研發費用
新產品的技術投資與研發。若一家公司的營業費用主要在研發,可能要留意公司是否符合市場競爭,避免無效研發。
在經濟不景氣時,公司若想要降低營業費用,就有可能裁員或減低研發資金,來降低支出。
成本與費用對公司的影響
首先,公司的利潤來自於扣除所有的支出,而經營者要調整公司經營策略方向時,包含產品的製造成本是否需要調整、公司請的業務人數是否符合成本比例、廣告的投資報酬率是否合理…等等,那麼以下的公式很簡單,算出後即可成為公司收益狀況的判斷數據。
- 毛利=營業收入-營業成本(毛利高低標準會依據產業不同而有差異)
- 毛利率=毛利/營業收入
- 營業利益=毛利-營業費用(數字越大,則表示公司獲利越好)
- 營業利益率=營業利益/營業收入
假設,一支手機賣10元,成本2元,毛利為10-2=8元,毛利率為8/10*100%=80%,可以比較同產品(或其他競爭者相似產品)的毛利率,自家產品毛利率夠低,那表示成本控制不錯。那麼營業費用若為20元,營業獲利算出之後是-12元,經營者則要思考,營業費用哪些項目支出太多,造成營利數字呈現負數的狀態,是不是廣告費用過高、業務薪資費用支出不成比例,還是販賣手機的店面租金太貴,從中找出痛點而降低支出。
另外小提醒,營業利益是稅前淨利,扣除稅額之後才是最終的淨利喔!這是公司到底有沒有賺錢的終極指標。
總結
營業成本與費用是創業者必學的一門課,倘若經營不佳時,則可回頭檢討是成本過高還是投入費用過高,理解公司無法獲利的原因,增加創業成功的可能性。